創新精神是一種民族的靈魂.
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加快創造性人才的培養是中國教育的光榮使命,也是廣大語文教師的神圣職責.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和考查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應該給作文教學提供一個可能創新的環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種環境中得到訓練和發展.
一. 創造寬松和諧的創新教學環境.
進行作文創新教學,不是單憑教師個人力量可以閉門造車的事,需要創設一個創新教學的氛圍,即創設一個寬松和諧、自由活潑、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
1.師生意識.作為實施作文創新教學的主體,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具備進行作文創新教學的觀念和志趣.作為教師,應該加強創新教學理論的研究學習,同時,要引導激發學生,讓學生明確作文創新的意義,從而產生作文創新的欲望和信心,為培養作文創新能力創造一個重要的條件.進行作文創新教學,師生之間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關系,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創新心理,尤其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師生關系越民主、平等、和諧,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越強烈,作文創新教學的人文環境就越寬松.
2.教學設施.進行作文創新教學,必須在一定程度上重視教學設施的更新與補充.當前,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教學手段也日益更新,特別是先進的現代教學媒體的介入,如多媒體輔助教學設施,已經給創新教學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廣闊的教學空間,由于多媒體輔助教學交互性強,信息量大,圖文并茂,易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可以保證創新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可以說適當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對作文創新教學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環境條件.
二. 教師應具備必要的創新素質和能力.
1.敬業精神.語文教師必須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才能不遺余力地進行作文創新教學研究與實踐.
2.先進理念.語文教師應該具備先進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思想,具有勤奮進取,開拓創新的勇氣.在創新教學實踐中,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積極主動的創新精神,創造性地評價每一位學生.
3.創造性地獲取、加工和輸出信息的能力.在具體的創新教學環節中,語文教師處理信息來源要靈活機智,求異求變,不宜設置太多的框架和模式,能夠突破形形色色的思維定勢,樹立語文教師的創新形象,以此來影響和激勵學生.
4. 善于組織學生的創造性活動,鼓勵學生的求異創新.在作文的創新教學活動中,對學生作文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追求,及時關注并寄予厚望,創造條件更好地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活動空間,激勵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 創設學生個性心理發展的空間.
1.創新動機.臺灣學者王克指出:“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在作文創新教學中,教師最主要的任務是引發學生創新的動機.可以從社會創新成功的現象,學生作文創新成功的范例入手,培養和激發學生作文創新的動機.
2.創新興趣.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并且保證這種興趣的穩定性、效能性和發展性.這樣,學生才可能在作文中樂于創新,追求創新,不斷創新.
3.創新習慣.孔子說過:“少成若性也,習慣成自然也”.長期的習慣,形成一定的性格.進行作文創新教學,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各方面先培養學生的創新習慣,即創新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思維或行為.
4.創新能力.作文是一種復雜的心智技能.學生完成一篇作文,一般要經過審題立意、選材謀篇、表達修改等階段,都有觀察力、記憶力、聯想力、想象力等心理因素的積極參與.作文的思想也好,思路也好,思緒也好,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思維的問題.在作文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寫出別具一格的作文,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考慮,關鍵在于拓展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展開由此及彼的豐富聯想,培養聯想能力,引導學生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培養想象能力.學生的聯想力強化了,想象力豐富了,學生在作文中就能思路獨創,文思敏捷,也才能寫出富有創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