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我們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的聽說讀寫基本技能得到長足發展,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是新形勢下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 這對我們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到教學模式,都要進行全面改革,要著眼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全面提高。 切實推進英語教學改革,實現英語有效教學,這是廣大英語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 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如何進行英語教學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對認知對象是否感興趣, 這是英語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如果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就會下降,消極情緒占據主導地位,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大腦的興奮程度,從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技能的形成。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 而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關系。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教學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二者之間是對立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站在教學的對立面上,這使得教師與學生越離越遠。 在學生心中教師就是知識的化身,是絕對的控制者,其身份與地位不容挑戰、不容質疑。 這樣的師生關系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因此,要激起學生對英語濃厚的興趣首先就要轉變對立的師生關系,建立平等而和諧的師生關系。
1.尊重學生學習地位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不是教學的附屬,不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他們是與教師具有平等地位的學習主體,是教學真正的主人。 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首先就要尊重學生,將學生視為具有獨立個性與人格的個體,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被尊重, 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還可以在無形之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逐漸建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 信任學生 , 挖掘潛力 , 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人。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與生活閱歷,他們有著極為豐富的潛力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要毫無懸念地進行知識的平白直述,而是要充分地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潛能,環環相扣、巧設疑難、步步推進,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在探究中成為發現者與探索者。 這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更能引發學生對教師積極的情感, 從而建立良好的現生關系,促進學生將對教師的喜愛轉移到英語學科的學習上來。
二、創設全英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習慣
以往的教學采用的是以漢語為中介的翻譯式教學, 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很強,在學習與運用時也習慣于用漢語為媒體來進行翻譯式學習, 這是語言學習的最大障礙。
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要為學生營造全英的學習環境,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避開母語的干擾,這是學生學好英語這門語言的核心所在。
1.教師用英語教學 。 教師要盡量用英語教學,對于復雜的句型、難懂的知識點,也要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英語來進行教學,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基于學生的現實基礎,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置身于全英的學習環境中,這樣學生自然也會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2.鼓勵學生用英語 。 良好的學習環境需要師生的共同營造,不僅教師要用英語進行教學,還要鼓勵學生用英語思維,用英語來展開充分交流,這樣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讓學生置身于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中,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的激情,說的動力,使學生展開積極的英語對話。
三、開展情景會話教學,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真正掌握需要置身于真實的交際情景中,在不斷的運用中內化與提升,進而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單向灌輸,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交際情景,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情景會話。
1.運用多媒體模擬現實情景 。 現代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交互性與動態性,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以圖文聲像來傳遞教學信息,使得那些枯燥的字母與抽象的知識點與具體的事物、 真實的場景結合起來,為學生模擬真實的交際情景,帶領學生走進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之中,這樣使得語言教學更具趣味性、生動性與形象性。 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學習與運用,同時可以喚起學生相關的生活體驗,激起學生強烈的說的激情與動力。
2.角色扮演創設真實情景 。 通過學生扮演相關的角色,將學生帶入真實的交際情景中,喚起學生說的欲望,從而讓學生調用知識儲備與生活閱歷,這樣的教學真正實現了學中用, 用中學。 如將教室布置成 Super-market,讓學生扮演顧客與售貨員 ,自行設計對話場景。 關于主題可以由教師來指定,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感興趣的話題寫下來,集中起來然后再抽簽進行選擇。 這樣的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激情與說話的熱情。
3.創設交際情景進行小組對話 。 可以讓學生與同桌來進行相關的對話,也可以自由結組,讓學生在對話中來鞏固舊知、學習新知。 而且教學更具對話性與交際性,學生有了更多運用的機會。
4.播放影視劇片段引導學生交流 。 我們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通俗易懂的經典英文影視劇, 這樣不僅可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面,讓學生將英語語言的學習與文化環境等結合起來; 同時可以糾正學生的不良發音,增強學生的語感,讓學生說一口標準地道的英語。
四、實施多元評價,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動力
學習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作,評價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不僅發揮著檢測學生學習成果、 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對教學進行調整的作用,同時也關系到學生興趣的激發與持續。 評價得當可以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形成持久穩定的學習興趣;相反只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滋生厭學情緒。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對評價的內容、方式、標準等進行全方位的改進,以有效發揮評價的功用,讓評價成為提高學生學習動力的一個重要環節。
我們要堅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因人而異,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縱向比較,使學生能夠基于自身得到長足發展與大幅度提高。 對于學生的評價也不能單純地看學習結果, 更為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種種表現, 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而客觀的評價, 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