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的語言都因受民族文化特點多方面的影響而有著不同的特色。 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字面的意義, 是不能實現對日語的真正理解的。 把文化導入融合到日語教學方式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日語的交際能力,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還知其所以然。 教師要創設特定的日語文化氛圍, 因為中日文化有很多相同之處,所以有人認為,只看日語里的漢字就可以大體明白什么意思。 其實不盡如此,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與不斷的演變,日語已經形成了完全不同于漢語的一門語言藝術了。 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礎上學習日語,不但會避免因兩國思維方式的不同而出現的語言錯誤, 而且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日語的濃厚興趣,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收到的教學效果必定是事半功倍的。
一、樹立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意識
著名教育家、 外語學家王佐良先生說:“語言之有魅力 ,風格之值得研究 ,主要是因為后面有一個大的精神世界:但這兩者又必須藝術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語言表達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進的。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是一個民族經過長期社會實踐積累而成的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 人生觀、世界觀,文化背景產生語言交流,語言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是隨著文化環境因素的改變而改變的,如果只是孤立地掌握了字面的意思, 無論任何場合都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語言和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著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關系。 語言的使用與演變都是深受文化背景因素影響的。學習日語就必然學習日語代表的文化,日語教學中導入日本文化背景知識,可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要想掌握一個民族的語言, 必須先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背景,因此,日語教師的跨文化教學應該樹立文化導入中的語言意識,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多媒體制定文化導入式的教學情境方案
在制作日語教學方案時, 要利用多媒體極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形象的特點,靈活運用、寓教于樂,使教師、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參與到日語互動交流中,根據自身掌握語言的程度,對日本文化有一個更深層的了解, 從而自然地融入到新的文化環境中。 教學過程中要使用日本原版的圖片、影視、錄音、解說等,創設日語學習的真實語言情境。
日本動漫是日本的文化特色之一, 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材的學習目標,可以輔助播放一些日本動漫來強化日語學習情境, 利用真實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產生視覺沖擊, 來激發學生學習日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學生才能體會到日語詞匯后面所代表的日本文化, 并且真正學到標準、 正確的日語表達方式和日本民族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 以提高學生的外語文化素養。
三、結合本國語言文化融會貫通
日本的文字起源于中國的漢字, 所以具有相似之處,一般日語的初學者都很容易“望文生義”,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兩國文化進行對比講解,將兩國語言的相同之處和相異之處進行詳細的講解分析。
首先,相同之處在于,據統計,現代日語中的漢語詞匯約占比例為 47.5%,幾近日語總詞匯量的一半, 并且漢語和日語的發展來源都是古漢語,師出同門。 所以學習日語中的文字可以結合古漢語學習, 在遇到與古漢語相通的日語詞匯時, 教師可以將這個詞匯在中國古代文言文中的用法與含義講解給學生聽,學生恍然頓悟,加深了印象,增強了對這個詞匯知識的學習和記憶。例如,日語中的“顏色”即“臉 色 ”的 意思,如果看字面意思不是很好理解,為什么和中國的“顏色”字面意思相差這么多呢 ?結合古漢語文言文中的“顏”就很容易理解了。 《說文》曰:“面,顏前也。 ”《詩經·鄭風·有女同車》中的“有女同車,顏如舜華”的意思是:“有位姑娘和我在一輛車上, 臉兒好像木槿花開放。 ”由此可見,古代文言文中“ 顏 ” 就是 “ 臉 ” 的意思 , 這樣理解起來就很輕松了。
其次,隨著歷史的不斷演變與文化發展,日語不但傳承了中國的古漢語的含義,而且創新了新的派生用法和意義。例如,日語中的“魔法瓶”在日語中解釋為“暖水瓶”,可以想象“暖水瓶”具有長時間的保持水溫的特性, 也就是說具有不可思議的“魔法”,這樣聯想起來,“魔法瓶”就很好理解了。而日語中的時態用法更是非常少,主要是通過動詞來表達時態, 是日語的語言特點之一。
綜上所述,語言和文化是息息相關的,語言教學融入文化背景知識,使語言藝術更加豐富;文化背景下學習語言,使民族文化更具內涵。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日語得到中國文化的滋養,因此大量的中國文化被融入到日本文化中,有所相似,但經過長期的演變,已經有所差異。 不同的國家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方面。 一個民族在自己的社會歷史中形成的獨特風格文化,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產物,是具有社會意義的知識,只有在掌握一定詞匯和必要語法的基礎上,了解日語的表達方式并重視語言的文化功能,既要加強日語知識文化的積累,又要顧及雙方的思維方式的不同, 導入深層文化,才能真正實現語言的知識功能,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冬雪.日語教學中如何兼顧民族文化差異[J].文學界:理論版,2012(6).
[2]秦娟.在日語教學中導入文化因素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J].考試周刊,2009(50).
[3]曹曉娜.論日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J].考試周刊,2011(42).
[4]張占一.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J].北京: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3).
[5]林娟娟.論日本語言與文化交叉研究的必要性[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