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教育論文 > > 我國創新人才培養試點校的經驗
我國創新人才培養試點校的經驗
>2024-01-02 09:00:00

4.我國創新人才培養試點校的經驗

近幾年來,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逐漸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人們開始漸漸認識到在小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北京市于 2010 年 1 月 8 日開展了以“翱翔計劃”為基礎的,致力于我國中小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雛鷹計劃”.此計劃依托北京市雄厚的科技資源優勢,聯合各方力量,構建了包括指導專家、骨干教師以及志愿者的工作團隊,試圖將科技資源運用于創新人才的培養上,并成功地應用于學校的教學實踐,有效地推動了北京市中小學中小學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技創新教育的水平,促進了北京市中小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

如今已有十幾所北京市的小學加入了“雛鷹計劃”,筆者對其中的一所進行了走訪,對該試點校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參觀,并對該校校長進行了訪談,對如今我國創新人才培養的試點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將從小學生創新品格的教育、小學生創新知識基礎的建構、小學生創新能力基礎的培養以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這四個方面來闡述。

4.1 關注小學生創新品格基礎的教育

從整體上看,各試點校都十分重視對小學生創新品格的教育,具體體現在走道宣傳欄和展示區的設計這兩個環節上。

4.1.1 利用走道專欄宣傳創新先進個人

利用校內墻壁進行文化宣傳是我國小學常用的手段之一。在筆者走訪的小學里,無論是教學樓的走道,還是樓梯的墻壁,都懸掛著醒目的人物肖像。與一般小學所安置的類似于“孔子”、“魯迅”這樣的教育學家或哲學家不一樣的是,在這所小學內所掛的都是歷史上接觸的發明家與科學家,國外除了有“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這樣的家喻戶曉的人物之外,還有像亞歷山德羅·伏特、霍華德·休斯以及“約翰內斯·古騰堡”這樣的比較小眾的發明家。

不但如此,筆者在人物的肖像前拉住了幾個路過的小學生,并詢問他們是否認識約翰內斯·古騰堡。幾乎所有小學生都能準確說出他的名字、國籍以及他發明了現在印刷術。后來從一位老師的口中得知,學校每個星期都會選取一名宣傳像的科學家作為學校的“周發明家”,每個班在周五的班會上都會對這位發明家的事跡予以宣傳。所以才會有這么深入人心的效果。

4.1.2 注重創新領域成果的展示

是否有創新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小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當小學生在創新領域獲得成果時,教師與學校應當給與充分的肯定與表揚才能激發與維護學生們的這種意愿。筆者調查的試點校主要是從一下兩個方面來做的:

第一,在這所小學的主教學樓正門口,設置了一塊專門的區域用于展示學生們的創新成果。這塊區域的位置是非常顯眼的,每一名走進教學樓的小學生都能第一眼看到這塊區域上所展示的各種各樣的展覽品。除此之外,與一般學校所不同的是,這里所展示的并不是獎杯、獎狀這些在小學生眼里比較空洞的展品,而是一些發明創造的具體產物,比如有航模社團設計的軍艦、飛機模型社團設計的飛機等等,并在這些展品的下方會注明制作小組或個人的姓名。

第二,在每個班級的門口,都有一塊名為“我的地盤”的宣傳欄。在這塊宣傳欄里,本班學生將會以相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小發明、手工或者探索活動。這些活動都是與父母一起合作完成的,例如:“我和媽媽一起做的小熊娃娃”

或者是“和爸爸一起去探險”.學校鼓勵每位孩子的家長帶領他們的孩子共同進行一些發明創造或探索體驗類型的活動,并作為光榮事跡展示在每個班的門口予以表揚。

從這兩個活動我們可以看出,該試點校在對小學生創新成果的展示方面是做的非常不錯的。通過這樣的展示,學校充分調動了學生創新的意愿,讓每一個孩子都覺得“我能創新”、“我想創新”.

4.2 重視小學生個性知識的傳授

除了強調小學生的創新品質教育之外,該試點校還十分重視小學生個性知識的教育。他們是從開設小班教學和大力發展社團活動這兩個方面來做的。

4.2.1 小班教學以關注學生特長

該試點校的的教育特色鮮明,作為北京市郊的一所小學,它有著自己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即該小學從辦學以來都被定為成一個服務于社區的小學。筆者在對該校校長的訪談中得知,該小學前幾年每個班僅招收 17 名小學生。校長說道:

“這幾年生源壓力確實比較大,但是我們不能盲目地擴班,這樣,你實現不了教育應當賦予的效果,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钡窃趤碜愿鹘绲膲毫ο?,學校不得已將班級人數提升到了 22 人左右。但是比起北京其他的公立學校而言,這樣的班級人數顯然還是很少的。

該校校長表示,小班教學化的教育能夠較好地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且能給予每一位學生更多創造的空間和時間,她把小學生比喻成一株株小樹苗,把班級則是一塊有限的土地,而老師則是這塊土地上的資源。這塊土地上的陽光、養分是有限的,更少的樹苗就能分到更多的資源。

筆者在該小學的走訪中發現,在該小學的任何一間教室,都不會看到一排排面對黑板的課桌椅,而是看到每四張桌子拼在一起,孩子們相對而坐的場景。老師在授課時,會來回穿行于各個小組之間,在這種環境下,老師有更多的精力照顧到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并在日后予以培養。校長表示,正是小班教學的緣故,老師們才能夠因材施教。實施小班化教育以來,課堂教學質量明顯上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

4.2.2 大力發展社團活動

該試點校在培養小學生個性知識的另外一個重要環節是大力發展社團活動。

校長指出:“校內的社團活動,是培養小學生特長的重要環節。學校相較于校外的培訓機構更適合開設培養學生的特長?!痹谠撔PiL的帶領下,主要從兩個層面對傳統的社團活動進行了改革。

第一,增加社團活動的時間。校長表示:“以前的社團活動只有每周四的下午開展一次。這樣的每個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時間每周只有一個小時,實在是太少了?!弊愿母镆詠?,所有的社團活動時間由周四下午一小時跟改為每天下午一小時。這樣小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時間將五倍與之前。

第二,對社團的種類予以增加與更新。校長說:“小孩子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社團活動的種類也需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定。到底需要開多少?到底需要開那些?這些問題我們交給學生們來決定?!痹撔C總€學期都會對全校小學生做“民意調查”,每位小學生都能在調查表中填寫自己想要參加的社團。學校對那些學生不感興趣的社團予以關閉,之開設調查問卷中學生最想參加的前 15 個社團。這些學生投票選出來的社團與傳統社團的種類大相勁庭,學校最受歡迎的社團是魔術社、其次是偵探社以及 cosplay 社。據了解,北京市 2014 年對小學發展社團活動有一項生均 600 元人民幣的專項撥款,學校利用該撥款從社會中聘請專業人員與本校老師一起開展社團活動。

經過幾年的工作,該試點校的每一名學生都具備了“一技之長”,在每年的元旦晚會上,學校將請所有的家長來觀看他們孩子的特長演出。

4.3 注重小學生創新能力基礎的培養

筆者在走訪中發現,該試點校還十分重視對小學生創新能力基礎的培養。具體可以體現在在課堂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以團隊的方式開展社團活動這兩個方面。

4.3.1 在課堂中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試點校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告訴筆者: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結合具體的實踐活動,以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就會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自主的進行學習嘗試?!?/p>

筆者觀察了該校的一節數學課。這節課所要上的章節是《觀察物理》。教師首先將班級學生分組,規定每個小組擁有 4 個小正方體。然后讓小學生們自己動手進行操作,隨意地擺放正方體。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從各個角度觀察組合圖形的形狀。值得一提的是,在觀察的時候,各個小組的成員可以隨意去參觀其他小組的形狀。在課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擺一擺、看一看、畫一畫來教學新知,學生紛紛動手操作,并不時就自己在操作和觀察中遇到的問題向老師請教。課后老師說道:“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動手操作實踐活動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節,教師如果能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鼓勵學生求異創新,盡可能地讓他們在活動中通過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親身體驗,去理解、感悟,就可以進一步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得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p>

這樣的授課方式能夠很好地鍛煉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是創新能力基礎的核心能力。

4.3.2 以團隊方式開展的社團活動

試點校除了從增加社團活動時間、豐富社團活動種類這兩個方面大力發展社團活動之外,還特別注意社團活動的開展形式。校內的 15 個社團活動多以團隊的方式開展。所有參加某一社團的小學生都被編為一個個小組。

以該校的偵探社為例。該偵探社一共有 30 名學生參加。他們被分成了 6 個小隊,而每組由一名高年級學生擔任隊長。他們的社團活動是這樣開展的:首先,老師告知 6 個小組這次的“事件”以及搜集到的證據;然后,由隊長對每個隊進行分工,有的人負責將證據分類,也有的人控制每個環節的時間,而隊長則負責協調各個成員的活動;接著,在將所有證據分類之后,所有隊友一起將他們聯系起來,共同商討案件的可能性;之后,小隊統一結論,由隊長向老師進行報告;最后,由老師為大家分析、講解此次“案件”的邏輯與真相。

以團隊的形式開展的社團活動和傳統的“老師講,學生學”的社團活動不同,學生能夠在一次次的團隊合作中提升自己的團隊能力,為日后的團隊創新打好堅實的基礎。

4.4 強調學生創新素養的提升

學生創新素養的提升一直都是該試點校領導所關注的核心目標。為此,學校從開展校內開放性課題和參與跨校的課題研究項目這兩個方面開展了相關的工作。

4.4.1 校內的課題研究

自加入北京市“雛鷹計劃”,成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試點校之后,該校每學期都會在校內開展一項開放性的課題活動,由本校教師牽頭,帶領小學生對專門的“校內課題”進行研究活動。筆者參觀了 2014 年上半學年學校開展的“我校校園綠化帶應該種植什么樣的植物?”這一課題研究,對有關活動進行了了解。

首先,這個課題的帶頭人是學校的兩名自然老師。第一階段,考慮到課題研究對學生基本知識、技能的要求以及最大可能地照顧到學生學業的情況后,從學校 4 至 6 年級中挑選了 20 名學有余力并且有參加意愿的高年級學生參與課題。

第二階段,老師帶領學生一起設想各種方案,然后對假設進行理論論證,并選取了三個具備可行性的方案,即蔥蘭、高羊茅以及佛甲草。第三階段,將學生分成三組,分別在校園的四周的綠化帶對三個方案進行試驗。最后通過一段時間的種植試驗,只有佛甲草生長的最好,蔥蘭與高羊茅因不適應綠化帶的土壤和當地氣候環境均生長的不好。最后課題小組得出結論:根據校園土壤養分和北京市的氣候因素,在校園綠化帶中種植佛甲草是最為合適的。

在整個校內課題研究中,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提出假設與驗證假設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4.4.2 跨校的“雛鷹計劃”課題研究項目

自 2010 年 1 月 8 日“雛鷹計劃”啟動以來,北京市的天文館、北京市植物園、北京海洋館、北京市氣象臺等 156 家科普基地,以及 30 個國家級或專業科研院所在的實驗室已經全面向全體小學生開放。學生們可以在中科院科學家的帶領下進行科學研究。

幾年來,已經有數以千計來自于北京市各試點校的小學生參與了“雛鷹計劃”的課題研究。這些課題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闊,例如“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土壤污染和土壤修復”、“ 食品安全與健康”、“ 昆蟲資源調查與利用”、“ 城市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等。這些小學生在包含指導專家、骨干教師以及志愿者的工作團隊的帶領下,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課余時間對自己所在的課題進行研究。在專家“手把手”的引導下,充分鍛煉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不但如此,在專家與學校教師的合作下,目前已經有十幾個科研課題轉化為中小學創新教育課程,其中不乏“863”計劃課題和“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等國家級重點課題。這些課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利于在生活中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基本的研究方法??梢哉f,北京的“雛鷹計劃”是我國各地小學領域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先行者”,這些試點校的改革經驗,是各地改革的指南針。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