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心形圖案與手形相互牽挽,背景隱約雕琢一只燦然怒放的牡丹花,搭配“愛心互動、真情交通”的品牌標語,構成菏澤交通集團總公司(簡稱“菏澤交通集團”)車體外側的主標志,隱喻著人與人之間心靈與情感的真誠交流,蘊涵著古曹州作為牡丹之鄉名揚四方的事實。
四月中旬,正值牡丹盛開,記者來到菏澤交通集團,感受著當地“愛心互動、真情交通”、“喜豹快運”、“魯之翼物流”、“小紅帽”、“花都商埠”、“聯通建筑”、“天宇牌泡沫鎳”的品牌效應,身處姹紫嫣紅、儀態萬方之中,受到運輸企業成功實施多元化經營后的鼓舞。
菏澤地區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在山東這個經濟強省中目前還略顯“貧瘠”,但在這片土地上,菏澤交通集團這家總資產11.6億元、年營業收入14.9億元、實現利稅1億元、至今已有50年歷史的老運輸企業,儼然成為一個運輸行業的區域性“帝國”。
魯西南運輸業“帝國”
1959年,菏澤交通集團的前身菏澤地區汽車運輸公司成立。1986年7月,剛從山東省委黨校畢業的史崇亮臨危授命,執掌菏澤地區汽車運輸公司,那時,公司資產總額僅3000多萬元,職工3000多人,營運汽車600多部,年營業收入2600多萬元,利稅僅100多萬元。
來到公司后,史崇亮以超人的膽識和氣魄,帶領集團一班人,勇于負重開拓。在運輸主業方面,先后新建、改造了全市10座汽車站,開辟超長客運線路70多條,更新換代一大批高檔豪華客車,高檔客車比例占到60%以上,貨運物流通達全國。
為了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史崇亮充分發揮各汽車站的地理位置優勢和運輸企業點多、線長、面廣的行業優勢,開發了商貿市場、汽車修理、汽車銷售、汽車保險、舊車交易、駕駛培訓、賓館餐飲、廣告裝飾等一大批多種經營項目,企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主業精,副業興”的新格局。
今年已是史崇亮在菏澤交通集團的第23個年頭,他依然意氣風發、干勁十足,奮斗在企業發展的“主戰場”上。經過二十多年的跨越式發展,菏澤交通集團已由原來單一從事客貨運輸的中型企業發展成為集運、工、商、貿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實現利稅2009年比1987年分別增長38.7倍、57.3倍和103.5倍,并曾榮獲全國交通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道路運輸百強企業等榮譽稱號?!靶〖t帽”愛心使者、“魯之翼”物流、“喜豹”快運、“南華”購物、“國花”撲克等品牌正在朝省級、國家級品牌目標大步邁進。
打造“多種經營”格局
談到集團公司,史崇亮常說――“今天的成就得益于菏澤交通集團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路子?!焙蕽山煌瘓F的收入結構呈現出與別家運輸企業不同的一面――集團“主業”(客運、貨運)收入在整個集團公司的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足50%,其他收入均來自汽車服務、工業、商貿和房地產開發的“多種經營”。
在客運發展進程上,2006年,菏澤交通集團全部淘汰老式依維柯,2007年淘汰普通車,目前客車已達1011輛,計劃“十一五”末高檔客車比例達到70%以上。同時,菏澤交通集團加大車站建設改造步伐,2008年已建成菏澤汽車西站、定陶汽車新站,今后逐步建設曹縣、單縣、鄆城等汽車新站、“十一五”末形成 “一市五站”、“一縣兩站”的客運站經營網絡。
目前,菏澤交通集團正大力發展小件快運,正在形成以菏澤汽車總站為中心、輻射全省、面向全國的小件快運網絡。
在發展多種經營上,菏澤交通集團的經典之作是利用菏澤汽車總站周邊地段建設的菏澤第一家大型專業批發市場――花都商埠。經過十幾年的精心培育,已發展成為鞋業、輕紡、百貨、建材、汽車五大綜合性市場,現有各類商戶3000余家,年交易額數十億元,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享有較高聲譽,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規范化文明市場”。
菏澤交通高級技工學校原是企業內部培訓學校,目前設有20多個專業,年培訓學員10000余人,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該校汽修專業被評為中國職業教育中央實訓基地,現正在申報交通職業學院。
菏澤交通集團投資的第一個工業項目――菏澤天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生產連續泡沫鎳電池原料,被列為國家“雙高一優”導向計劃和省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目前,該產品生產能力已躍居全國同行業“三甲”之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山東省委書記張高麗曾先后兩次視察該企業,并給予較高的評價。
2002年春天,坐落在菏澤市開發區的交通工業園正式籌建。緊接著,交通汽車大市場、大地木業公司、木業裝飾公司、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嘉泰建材廠等一批項目先后在園區內成長起來……
菏澤交通集團堅持的“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發展戰略,促使其邁入了快速發展期,規模不斷壯大、效益不斷提高、形象不斷提升。作為山東省大型交通運輸企業,產值、利稅連年遞增。
舉債經營實現滾動發展
談起史崇亮對菏澤交通集團的感情,記者聽到許多集團員工贊譽的聲音。因為成績優異,史崇亮曾經幾次得到上級提拔的機會,但史崇亮均舍不得這片自己苦心經營的熱土,用菏澤交通集團人的說法――“史總對集團公司有著深厚的感情!”
23年前,史崇亮等新領導班子上任之初,公司僅有620部客貨車輛,且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舊、破車;多數站隊設施陳舊、破爛不堪,企業入不敷出,經營難以為繼。而此時國家對運輸市場全面放開,個體車輛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從四面八方對國有運輸企業發起了爭奪資源的“游擊戰”。
面對如此狀況,國有運輸企業原有優勢已不復存在,且在與個體業戶“交手”中漸感拳腳無力。此時,道路只有兩條:要么順其自然,被動應戰;要么主動出擊,尋找生機。為了使企業早日走出被動局面,使企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公司一班人果斷決策――“舉債經營,滾動發展”。
首先是更新發展運力。采取銀行貸一些、職工集一些、公司投一些的方法,平均每年更新發展車輛100多部,形成了大、中、小,高、中、普相配套的運力結構,大大提高了運輸生產能力和競爭實力。當年,是史崇亮率先在全國同行中提出“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發展戰略,并取得了“主副并舉,全面發展”的驚人業績。
1988年以來,公司先后兼并、承包、接管了16家困難企業,通過注入資金、管理和品牌,對這些企業的設備、設施、技術、人才等進行重新組合,使這些企業迅速起死回生,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1998年以后,公司進一步加大了車輛更新發展的力度,每年新增和更新車輛都在200部以上。而后運輸生產得到了大力促進,運輸業收入年遞增達到20%以上。
優勢帶動低成本擴張
“發揮優勢帶動作用,走低成本擴張之路”的舉措,則是菏澤交通集團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又一大膽嘗試。
可以說,自1988年開始,低成本擴張之路成就了今天菏澤交通集團的發展和壯大。自那以后,菏澤交通集團的規模越來越大,逐步走向多元化。
公司兼并原菏澤市運輸公司、單縣汽運公司、菏澤市拖拉機站等單位后,接管了其所屬的人員和車輛,并對原業務進行了重組,利用這些企業的設備、設施、人員,組建了汽車十二公司、汽車十三公司、設備安裝公司、柴油機大修廠等單位,并興建了花都商埠,盤活存量資產1500多萬元,安置富余職工2800多名。最近幾年來,又承包了一家縣運公司,使菏澤的運輸實載率得到了提高,成本有了明顯下降,市場得到有效凈化。
1995年,公司承包了原菏澤地區商業儲運公司。1996年6月,原菏澤地委、行署將物資系統的8個企業成建制劃給交通集團管理。這8個企業共有職工1000余人,土地700余畝,總資產8000多萬元,總負債7000多萬元,已處于半癱瘓狀態。公司接管后,迅速將這些企業的資產進行了重組,注入了資金和管理,組建了新的物資公司,下轄木材、化肥、家電、燃料等貨運場站,新建了菏澤口岸,大力發展物流產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駛入“魯之翼”物流藍海
現代物流作為菏澤交通集團重點發展的產業,占地10萬余平方米的菏澤物流園區已經投入使用,它集貨運信息、物流配載、倉儲中轉、貨運貿易、修理服務等相關產業為一體,設施配套齊全,功能完備,實現了與省內外大型物流園區的業務對接,形成了覆蓋面廣、節點密集的網絡體系。
該物流園區正以優質、安全、便捷的服務,努力打造“魯之翼”物流品牌。近三年來,菏澤交通集團研究確立了加快物流業發展的思路,整合了公司貨運資源,為加快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創新了物流經營模式,通過租賃菏澤印染廠閑置場房,成立倉儲物流市場,走出了一條借力發展的路子。并在廣州、合肥、青島、濟南等地設立了配載網點,與力諾集團、藝達家紡、鐵雄新沙等大型企業簽訂了運輸合同,提高了物流組貨收益。
加快了貨車發展步伐,車輛總數由2006年的721部發展到現在的1458部,其中2008年新增貨車644部,三年時間翻了一番,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
2009年1-3月份,菏澤交通集團共實現組貨收入1118萬元,占貨運總收入的19.4%。一方面加快了由傳統運輸到現代物流的轉變,另一方面著手實施了菏澤專線運輸受理服務中心建設,大力發展零擔運輸和貨運專線。
今年第一季度,貨運各單位緊盯大宗物資、大型貨源基地,分別與格力空調、巨野鐵雄新沙、濮陽龍豐紙業、魏橋紡織、恒泰煤化等大型貨源企業,成功簽訂了一批運輸協議,逐漸把爭產創收的重點轉移到經營物流上來。集團公司在網絡、信譽、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
金融危機下信心塑造
史崇亮說,2009年是形勢非常嚴峻的一年,企業既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也面臨諸多十分難得的機遇。
從不利因素看,世界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對實體經濟沖擊越來越明顯,導致人流和物流下降,影響運輸收入增長。國家應對危機,擴大內需,加快了鐵路建設步伐,今后幾年將是鐵路大發展時期。隨著鐵路網的逐步完善,客貨運實行分線運輸,鐵路高速化和公交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未來運輸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燃油稅的正式實施,企業失去了享受的優惠政策,經營發展受到了新的考驗,特別是對貨運沖擊較大,加大了車輛管理難度和財務風險。
從有利條件看,危機中還有諸多機遇和有利條件。史崇亮分析說,目前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不會因為金融危機而發生根本性改變,同時,國家出臺十項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企業項目建設和資金爭取帶來了新的機遇。國際原油價格維持較低水平,連同取消的各類運輸規費,相應降低了經營成本,擴大了企業贏利空間。
菏澤交通集團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3月份,全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利稅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分析經濟指標下降的原因,從客觀上講,國際金融危機造成沿海發達地區就業機會減少,本地外出務工人員相應減少,導致客流量大幅下降是主要原因。
危機侵襲之下,史崇亮分析說,戰勝危機一靠信心,二靠實干。公司要樹立長期打硬仗、戰勝金融危機的意識。經過這些年來,我公司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管理制度,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培養了一大批責任心強、能力突出、真抓實干的領導干部。特別是我們加快房地產開發步伐,運作了一批大項目,發展的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最近,菏澤市委提出,要大干三年,爭取使菏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拔覀兤髽I也要按照這個要求,下定決心,大干三年,確保實現年產值30億元的奮斗目標,將‘愛心互動,真情交通’培育成全國服務品牌,努力打造道路運輸一流企業?!笔烦缌琳雇磥?,豪情滿懷,信心倍增。
愛心互動,真情交通
作為一個省級名牌,“愛心互動,真情交通”是菏澤交通集團全方位推進企業服務品牌建設而取得的成果。
菏澤交通集團對“愛心互動,真情交通”的解釋是:愛心是品牌核心,愛己之心、愛人之心、愛物之心;互動是品牌的動力與生命力;真情交通是品牌所要達到的目標和追求所在。一句話,用我們的努力傳遞愛心、感動客戶、愉悅客戶。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文明創建活動以菏澤汽車總站為代表,首推“一米迎客”制度,要求工作人員在距離旅客一米時就要主動為其提供服務;其次設立“愛心銀行”,為旅客建立“愛心檔案”;同時,建立“愛心互動”聯系卡制度,設立“金玉良言獎”,邀請旅客參與到“愛心互動”活動中,使車站與旅客之間形成互動。
通過深入開展“愛心互動,真情交通”文明服務創建活動,菏澤交通集團統一設計了服務標志、標識和客車車身圖案,樹立了國有客運品牌的好形象,走出了一條以品牌推動企業發展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