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提質增效提升供給服務能力的實施方案》?!斗桨浮分赋鲆越煌屑~、居住區、商業區、醫院、旅游景區等為重點,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新建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外圍站點配套建設停車場,已運營既有線路具備條件的站點加快增建停車場。每年新建公共停車位約200萬個。
《方案》提出全面建設智能交通,加強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提供便捷交通運輸服務,提高交通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運輸組織管理水平;提出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運輸工具、運行信息等互聯網化,完善故障預警、運行維護和智能調度系統,發展互聯網公共交通、拼車合乘、汽車共享等定制交通,以及停車、汽車維修等個性化服務;提出優化集成現有信息資源,集物流、客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為一體,建設統一兼容、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及時發布、實時更新、便捷查詢;提出加快部門間數據橫向整合,建立不同運輸方式的信息采集、交換和共享機制。建設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為便捷交通運輸服務提供權威、精準、可靠的數據支持,為交通決策提供基礎支撐;提出先行示范、逐步推廣,加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加快構建車聯網、船聯網,加強人車路協同,強化交通有效引導和監管,推動駕駛自動化、設施數字化和運行智慧。
環保部:發布《2016年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
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向媒體通報,環保部近期發布《2016年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公布了2015年全國機動車環境管理情況。年報顯示我國已連續七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劉炳江說,監測表明,我國部分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北京、天津、上海等9個城市本地排放源中移動源對細顆粒物濃度的貢獻范圍為15%至52.1%。2015年,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為4532.2萬噸,比2014年削減0.3%,其中氮氧化物(NOx)584.9萬噸,碳氫化合物(HC)430.2萬噸,一氧化碳(CO)3461.1萬噸,顆粒物(PM)56.0萬噸。2015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比2014年增長了5.8%,但污染物排放量削減了0.3%。
八部門:5年內實現電能替代1.3億噸標煤
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八個部門近期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要在2016―2020年,實現能源終端消費環節電能替代散燒煤、燃油消費總量約1.3億噸標煤,帶動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約1.9%,帶動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高約1.5%,促進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7%。其中交通運輸領域是推進電能替代的四個主要領域之一?!吨笇б庖姟诽岢?,在交通運輸領域,支持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電動汽車普及應用。在沿海、沿江、沿河港口碼頭,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和電驅動貨物裝卸。支持空港陸電等新興項目推廣,應用橋載設備,推動機場運行車輛和裝備“油改電”工程。
交通部:七省開展跨省大件運輸試點工作
交通運輸部近期下發關于開展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選擇部分省份,開展大件運輸網上許可試點工作。2016年9月底前完成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等七?。ㄊ校┰圏c工作。2016年底在全國推廣應用,全國大件運輸許可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全面實現跨省大件運輸許可網上辦理和并聯審批。大件運輸一直是很多物流企業不敢做的事,大件運輸網上可辦理,便于跨省辦理繁瑣的超限運輸手續。
中德繼續開展電動汽車領域合作
2016年6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雙方積極評價第四屆中德創新大會,將繼續在中德創新平臺框架下深化創新對話,不斷加強和豐富中德在電動汽車、清潔水、生命科學等創新平臺下的合作。雙方樂見在電動汽車創新驅動技術領域長期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將繼續開展并擴大合作規模。雙方一致認為,在智能交通系統的催化下,電動汽車將在安全、清潔和高效出行方面創造出新潛力。作為汽車大國,雙方關注統一標準。雙方商定繼續進行專業領域交流,并歡迎兩國大學、科研機構、企業在交通技術領域開展合作。并支持兩國研究機構、企業、城市在《中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合作備忘錄》框架下開展相關合作,共同選擇示范項目。
交通運輸節能環?!笆濉卑l展規劃發布
交通運輸部近期發布《交通運輸節能環?!笆濉卑l展規劃》(簡稱《規劃》),提出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交通運輸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著力提升交通運輸生態環境保護品質,突出理念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有效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公眾綠色交通文化培育,加快建成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兑巹潯访鞔_了6方面17項主要任務,要求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完善制度建設,拓展資金來源,加強科技創新,培育綠色文化,強化合作機制,全力保障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到2020年,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
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印發
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了《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并近期印發。面對能源革命的新要求,《方案》確定要重點突出能源安全保障急需和有效推動能源革命的關鍵裝備,進一步培育和提高能源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裝備制造業優化升級。在行動目標方面,《方案》指出,2020年前,圍繞推動能源革命總體工作部署,突破一批能源清潔低碳和安全高效發展的關鍵技術裝備并開展示范應用。制約性或瓶頸性裝備和零部件實現批量化生產和應用,有力保障能源安全供給和助推能源生產消費革命。2025 年前,新興能源裝備制造業形成具有比較優勢的較完善產業體系,總體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有效支撐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部分領域能源技術裝備引領全球產業發展,能源技術裝備標準實現國際化對接。 北京:4440個電樁執行峰谷電價
2016年6月15日起,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所屬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本次調價前,市電力公司所屬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按照電價與服務費打包1.2元/度執行。執行峰谷分時電價后,充電價格將調整為峰時、平時、谷時三類,充電價格調整為峰時(1.0044元/度)、平時(0.6950元/度)、谷時(0.3946元/度)三類。充電服務費收費標準不變,仍為0.8元/度。據悉,這次調整涉及北京電力建設運營的4440個公共充電樁,但私人、單位的自有充電樁不受影響。
上海:成中國首個智能網聯和無人駕駛試點城市
中國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2016年6月7日在上海嘉定正式開園,目前可為無人駕駛、自動駕駛和V2X網聯汽車提供近30種場景的測試驗證。上海由此成為中國首個智能網聯和無人駕駛試點城市。在上海,今后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將完成“四步走”規劃:從封閉測試到開放道路測試,經過典型城市綜合示范區試驗,最后在2020年建成示范城市及交通走廊。
全國首張平行進口汽車CCC證書落戶上海自貿試驗區
2016年6月21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落實《商務部等八部門關于促進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的若干意見》暨首張平行進口汽車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以下簡稱CCC認證)證書頒發儀式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舉行。上海外高橋汽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全國首張平行進口汽車CCC認證證書,這標志著平行進口汽車CCC認證制度改革順利落地,惠及廣大消費者和眾多車企,為認證認可服務供給側改革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模式。
湖南:到2020年將建充電樁20萬個
根據近日印發的《湖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預計全省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415座,分散式充電樁20萬個,滿足全省22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同時培育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整車制造、零配件生產及充電服務企業,力爭到2020年全省電動汽車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同時明確了相關設施建設比例原則上應達標準:新建住宅配建停車應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
珠海:公務車更新至少配備三成新能源車
2016年6月14日上午,珠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召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座談會。據悉,珠海正致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運用示范城市,并制定了《2016年度珠海市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計劃》(下稱《計劃》),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建設。其中,《計劃》要求今年公共機構配備更新公務用車總量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要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具備安裝充電設施條件的車位。
張家口:低碳奧運專區將實現電動汽車快充網格化覆蓋
近日,在河北省境內的張(張家口)承(承德)崇禮服務區、張家口服務區以及京(北京)藏(西藏)高速公路下花園服務區、官廳服務區,共有8座電動汽車充電站投入運營,為打造奧運迎賓廊道電動汽車充電站群和更好服務低碳奧運專區建設打下基礎。每座充電站有兩臺120千瓦分體式充電機,并可遠程實時錄入風力、溫濕度等參數。按照規劃,到2020年,張家口地區特別是崇禮區的核心區將實現電動汽車快充網格化覆蓋,服務半徑不超過0.5公里。
江淮新能源汽車武漢生產基地動工
2016年6月13日,武漢盟盛汽車產業園暨江淮新能源汽車武漢生產基地破土動工。該產業園將以整車生產為龍頭,打造一個新能源汽車產銷服務的完整產業鏈。該產業園將圍繞新能源整車制造核心,打造國內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體驗、銷售等一體化園區。江淮汽車武漢新能源生產基地由武漢盟盛產業園與安徽江淮汽車共同打造,一期總投資10億元,建成后可實現新能源汽車年產量2萬臺,其中新能源轎車、新能源商用車各1萬臺。
廣汽自主品牌汽車落戶新疆
據悉,廣汽集團將投資16億元在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投資建設自主品牌汽車新疆項目,這是新疆和廣東加強產業援疆工作的重點項目,也是繼2012年合資品牌上海大眾落戶新疆后,首個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入駐新疆。廣汽集團在新疆的汽車項目占地500畝,一期年產5萬輛、預計年產值40億元,二期實現10萬輛,最終實現年產20萬輛規模,生產廣汽自主品牌傳祺系列產品及零部件。
廣汽/樂視聯合成立新合資公司
2016年6月8日,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大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大圣科技)在廣州正式宣布成立。大圣科技由廣汽集團、樂視控股和眾誠保險按照45%、40%和15%的股比共同發起,項目首期投資14億元,首次注冊資本金為2億元。至此,樂視控股正式將汽車生態布局到銷售環節。對于廣汽集團,布局互聯網生態圈也是一直關注的發展方向。
吉利逾14億收購寶雞吉利/山西吉利股權
吉利汽車近日發布公告稱,將收購寶雞吉利及山西吉利全部股權,收購金額分別為7.02億及7.2億。完成后,推出新車型將有助擴大集團產品投放及提高整體競爭力。寶雞吉利主要資產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配備生產新型高端轎車及運動型多功能車“SUV”車型能力的廠房,設計年產能20萬輛汽車。山西吉利擁有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制造廠,配備生產新型高端轎車及中高端電動汽車車型的能力,設計年產能10萬輛汽車。
北汽正式受讓福建奔馳35%股權
2016年6月12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福州市舉行股權轉讓簽約儀式,北京汽車正式受讓福汽集團所持福建奔馳35%股權,雙方將共同持有福建奔馳50%的股權,并與戴姆勒共同推動福建奔馳的持續發展。繼早先3月份簽訂意向協議后,本次正式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北京汽車完成了對福建奔馳的收購。協議簽訂之后,北京汽車將與戴姆勒共同規劃福建奔馳的戰略動作,通過技術、人才、戰略的全方位協同,實現強強聯合下的市場布局和開拓。
“北戴”增40億元擴建發動機工廠
2016年6月13日,戴姆勒股份公司和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協議,旨在進一步深化雙方在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的合作。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增加40億元人民幣投資,用于進一步擴建北京奔馳發動機工廠。這一協議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簽署。此次默克爾訪華的議題之一,就是推動“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對接,并促其落地執行,而此次“北戴”就進一步擴建北京奔馳發動機工廠簽署框架協議,正是踐行兩國在制造業領域的這一戰略合作。
比亞迪要造輕軌
在近期舉行的公司2015年度股東大會的投資者交流環節,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下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出貨量將快速提升,年內銷售新能源汽車將達12萬輛,較2015年翻一番。此外,王傳福確認成立輕軌事業部的傳聞,并表示該業務五年后有望成為公司新增長點。據悉,電動輕軌公交的成本僅地鐵的六分之一。目前,公司已正式成立輕軌交通研究院(事業部級),下轄五部一中心,下設列車集成部,車體內飾部,電器通號部,牽引系統部,試制中心和綜合技術部。
南京金龍打造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
寧夏合豐新能源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與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近日簽約,籌建寧夏新能源汽車制造出口產業基地。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為23億元,規劃占地1000畝。項目園區規劃布局3個功能區,分別位于銀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靈武臨港產業園區以及銀川望遠工業園區。項目完成后,該基地計劃5年內達到年產新能源公交客車3000輛,中巴2000輛,城市輕客3000輛的生產目標。該項目預計在2019年全面達產。
東風日產三大中心落成
2016年6月16日,歷時近兩年建設,東風日產先進工程技術中心、啟辰造型中心及東風日產大學構成的三大中心在廣州花都正式落成。三大中心總投資額5億元人民幣,面積共8.6萬平米,將肩負起東風日產工程技術開發、啟辰品牌產品造型設計和人力資源生態系統構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