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項目教學法的運用分析
【第一章】中職計算機項目教學問題探究導論
【第二章】項目教學法的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第三章】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存在問題及原因
【第四章】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必要性和操作性
【第五章】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實施
【第六章】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結論/參考文獻】中職計算機課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五章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實施
“項目教學法”在項目中融合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在教學環節中通過小組寫作或者獨立完成的方式來完成教師布置的項目任務,本文研究過程中,主要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 Office 辦公軟件 Word、 Excel 為例,設計項目教學任務并進行實施。
5.1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中的教學設計
相較于傳統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有著獨特的特點。但是如果想要將這種方法的功能真正發揮出來,一定要遵照科學的思想與原則,按照明確的思路進行設計。不然這個方法很難發揮出其中的效果,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不能幫助學生養成創造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5.1.1 設計的指導思想
利用項目教學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都是將項目本身作為考察的根本,項目本身情況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果項目沒有科學的指導思路,項目也就很難實現自己的意義了,好的教學效果則更是無從談起。
(1)將學生多元智力的特征作為驅動
項目設計需要把利用學生的多元智力當作標準,需要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結合,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發現學生的各種情況。
(2)把學科體系當作驅動力
基于學科知識進行項目開發需要將學科整體作為重要規律進行把握。在進行項目設計的時候,應該把學生的多元智能當作導向。
(3)把現實問題當作驅動
項目選題應該是基于社會實踐的。每一個選題都應該聯系現實,給學生更多的機會來參加到社會實踐中,把創造新東西當作最終目標,使學生更多的參與到社會中去,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5.1.2 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項目教學法中,相較于傳統的方法,師生之間的位置和關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如果老師依舊按照固有的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安排,一定會導致教學效果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在新的項目教學法中,應該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中心,把實踐當作中心,堅持開放性教學。
(1)中心性原則
一般的課堂是把老師當作中心的:老師把知識告訴學生,學生只是簡單的接受,而非主動建構知識。這樣知識是一種來自教師的恩賜。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興趣與喜好得不到應有的關注,他們變成了機器。大多數的中職學生計算機背景較差,學習的內容較少,大家只會使用word來進行簡單工作。學生們感興趣的知識上網打游戲,理論知識很難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有了初中的經歷,再學習類似內容很難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這樣,如果教師依舊用原來的方法教學,效果一定很差,難以引起學習熱情?!队嬎銠C應用基礎》非常重要,它既是公共課又是工具課,對于計算機學習有著基礎作用,是未來哺乳社會的必備。項目教學法不是簡單的上課,它和社會關系密切,將學生當作中心,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參與,學生就變成了項目的主體。教師這個時候主要的作用是引導。在實施這個方法的時候,應該堅持把學生當作活動中心,這包括三大方面:首先,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其次敦促學生動手;最后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致。
(2)實踐性原則
在實用主義的觀念里,教育就是生活。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主要依靠書本來獲得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并沒有什么實踐的機會。這樣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會比較差。項目教學法主要關注的就是實踐能力,它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在進行實踐的時候,有這么幾個特點:首先,在進行學習實踐的時候,學生學習的環節是未來評價的主要依據。
在這個環節,學生需要自己探索,合作研究。在此環節中,發現學習的樂趣。其次,項目內容帶有實踐性。在選擇項目的時候,應該以實踐性強的項目為主,比如安排學生進行社會調研,使學生做一些東西等等。
(3)開放性原則
在進行項目開發的時候,不應該是封閉的,而應該是開放的。在進行開發的時候,師生,家長,社會都應該參與進來。這可以有效提高項目的合理性,幫助學生提高效率。
項目的開發最重要的并不是探求完美的答案,而是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對潛在的問題進行修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創造力。
5.1.3 確定教學項目
在本方法的應用中,選擇項目顯得尤為重要。這個項目需要一方面反映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學會知識點,另一方面則應該反映實際的社會需求。此外,應該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題。當然,課題應該有使用價值,不能是紙上談兵。
本校選擇的計算機課本題材過于古老,內容安排并不科學。所以,教學活動需要進行一定的改變。網絡使用的內容應該放在開始,方便學生搜集資料,引起學生興趣。經過各種商量和考核,師生確定了以下幾個選題:
(1)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保護環境是本學期我校提倡的一個主題,以此作為教學項目很有意義。此項目被學校網站采用,可以進行經濟上的獎勵。在這個教學項目里面,教學的主題是保護環境,要求學生學會使用常用的辦公軟件Word,該項目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資料收集,在這一部分里面,學生需要就目前地球環境的現狀進行調查,在這一部分里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與數據庫來收集有用的資料,將收集到的資料導入到Word文件中,每一個出處的資料用一個Word文件,在后面標明出處;第二部分是資料整理,在這一部分里面,需要將第一步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通過保護環境的主題,將一些相關文字、表格、圖片插入到主題Word中;第三部分是進行排版,對整理好的文件進行排版,對文件中的每一級標題的字體、字號規范化,加入文件的頁眉: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插入頁碼,由于文件正反面打印,因此對于奇偶頁不同,頁碼有不同的要求,將每一部分引用的文字,后面要加上尾注或腳注進行注釋,通過這一項目的學習,能夠深化計算機常用辦公軟件知識,還能夠給學生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思維習慣。
(2)一個高效的 HR Manager
在這個教學項目里面,教學的主題是做一個高效的HR Manager,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常用的辦公軟件Excel,該項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制作一個人力資源需求規劃表,在這一部分里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編輯工作表,其中涉及到字體格式、重命名、豎排文字、精確設置行高列寬等等,主要是考察學生對Excel軟件的基本操作;第二部分是制作公司組織結構圖,如圖5-1所示,在這一部分里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Excel中插入SmartArt圖形,添加形狀和文字,最后應用樣式;第三部分是制作一個公司流失人員的學歷結構比例圖,在這一部分里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Excel軟件的輸入數據進行圖形化,結構比例圖可以是柱狀圖或者餅狀圖,可以是二維的也可以是三維的,具體樣式如圖5-2所示,主要考察學生對數據的格式、標簽、扇區起始角度等方面的處理能力,這一類的軟件能夠與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相聯系,對于學生的能力也是一種鍛煉。
5.2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中的實施過程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步驟主要有:選擇教學項目、制定教學計劃、搜集項目資料、分析項目資料、制定項目作品和展示過程評價。具體如圖 5-3 所示:
5.2.1 選擇教學項目
項目的主題是什么非常重要。我們對其主題進行選擇應該注意以下內容:首先,主題應該保持真實,帶有一定的趣味。其次,主題要和課程知識有關;第三,主題需要和學生生活有著一定的接近性。在選擇項目的時候,教師需要事先分析,猜測可能出現的問題。項目要盡可能保持開放,帶有少許難度,符合社會實際雪球。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完成這個項目。這個項目還應該是學生合理完成后展現的成果,大家之后再一起對其進行評價。
在某種意義上,項目教學法成敗的關鍵就是項目任務的制定。那么究竟應該怎樣進行項目制定呢?首先,項目任務要有系統性。項目實施是一個系統的工作,它需要很多任務共同組成。每個任務的目的都不一樣,它對學生的具體要求也就不一樣。它為不同學生的組合就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增加可操作性。其次,項目任務要和社會緊密相連。
項目應該有較好的社會意義,它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實現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最后,項目任務應該能夠操作。項目的成果需要評價,他必須是實體,比如圖片等。任務的實施應該有預見色彩,教師要在事先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之后再依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完成項目。
5.2.2 制定教學計劃
對于新學生而言,這種方法比較陌生。所以他們獨立做計劃比較困難,這將影響他們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可以替他們做計劃。當學生掌握了這個技能,了解項目內容,就可以自己做計劃了。 對于本研究設計的兩個教學項目,經過和學生溝通制定了如下5-1教學計劃表。
5.2.3 搜集項目資料
在這個方法里,要求學生親自搜集資料,這個搜集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能力。應試教育重視的是“標準答案”,它需要教師做出答案,學生只是記憶機器。這種填鴨式教育會使學生失去應用知識的能力。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自己建構,資料也需要自己進行搜集,這將增加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教師要安排一個大致的范圍,告訴學生一定的線索。在進行資料搜集的時候,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形式,比如上網查詢等。時間充裕的話,學生甚至可以自己調研,這樣做的意義更大。
5.2.4 分析項目資料
找到的資料并不一定是有用的,它需要學生參與其中,需要學生自己選擇資料,分析真假。這就要對已有知識進行建構。學生還能使用軟件,對一些資料進行整合,實現更好的效果。為了避免學生簡單的進行堆砌,教師應該提醒學生注意信息的價值。
5.2.5 制作項目作品
項目教學方法過程中分組教學是常用的也是重要的一種方式,關乎教學的效率和效果,教師在項目初始的時候通過考察和測試等方式掌握學生目前的情況,然后對學生劃分小組,首先是學生之間的自由結合,然后再適當調整,調整的原則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均衡。
分組完成,學生進行項目制作。他們將自己找到的東西用成果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個環節很重要,小組內需要進行合作,對資料進行安排布局。這個過程重要的是保證安排合理性,這對于目標實現非常重要,否則,不管準備的多好,也難以實現理想的效果。
5.2.6 展示成果評價
學生成果包括兩種:階段性成果,終結性成果。前者強調任務在實施前與實施中的成果,它比較獨立,只能反映項目的某一個方面,內容與結構都不難。后者就比較復雜了,它是對階段性成果的綜合。
項目成果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意義重大:1.經過評價環節,可以明確項目完成情況,使學生產生動力。2.利用這個環節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3.在實施中進行評價,可以對跑題的情況進行糾正,保證項目制作的效率。
項目成果的評價重視的是真實性,多元性,參與性以及開放性。評價方法也是多種多樣。評價過程包括三個環節: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教師與專家相互評價。將小組的作品分別展示出來,之后由小組進行互評,找出優勢和缺點,對于缺點要及時指出解決方法。最后,老師進行點評。經過這個環節,小組成員的工作以及價值會得到肯定,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進行改良,使學生對項目教學法產生更好的理解。這對于未來的教學工作是非常好的基礎作用。
5.3 實施效果
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簡稱SPSS),是一種統計學領域專用的分析軟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設計以來,在各個學科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在分析的過程中,功能強大、使用簡便,并且能夠得到有效的準確的判斷,因此在本文研究過程中采用SPSS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其結果具有說明性。
在本文中考慮到只有四個班級,100多人,數據量較小,因此在這里,只采用SPSS對一些圖表和數據進行簡單統計和分析。
5.3.1 前測
本文為了說明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效果,選取了實施項目教學方法的實驗班(軍培201401班、軍培201402班)和采用普通教學方式的對比班(供電201401班、供電201402班)來作比較,對于選取的全部研究對象,軍培201401班人數為36人,軍培201402班人數為34人,供電201401班人數為37人,供電201402班人數為35人,四個班人數差異性不大,在研究進行之前,對四個班級的學生就目前掌握的知識能力做了一下測試,測試的科目為《數學》,測試的結果如表5-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四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水平相差不大,因此研究結果較為可靠,以《計算機應用基礎》
課程為作為研究的內容,在這門課程中,選取較有代表性的Word與Excel兩個常用辦公軟件來設計教學,這門課程的技能性與可操作性比較強,能夠反映出學生學習的效果,在本文的項目教學方法設計中,設計的兩個項目:1.保護環境,從我做起;2.一個高效的 HR Manager.
在確定本文研究的實驗對象與項目設計后,對本文的實驗班采取項目教學方法來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對對比班采用常規的教學方法。
5.3.2 中測
在進行17學時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后,對實驗班與對比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階段性的測試,測試的內容主要圍繞著本文所設計的項目1: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由于在這一部分的考核中,大部分是學生的操作部分,理論知識較少,因此考核采用論文的方式,由每個學生由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后形成的文稿,四個班級考核的內容相同,在統計完四個班級共142名學生的成績后,對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做階段性評價,完成的情況如表5-3所示:
從表5-3中可以看出,在經過17個學時的項目教學方法教學之后,實驗1班(軍培201401班)與實驗2班(軍培201402班)在計算機應用的基礎軟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采用常規教學方法的對比1班(供電201401)與對比2(供電201401)班學習的效果就一般,具體比較起來,實驗1班與實驗2班接近10%的學生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成績,而接近80%的學生能夠基本滿足老師的期望,只有少部分學生還需要提高。對比1班與對比2班的成績就不是那么的理想,只有極少部分的學生能夠做的超過老師的期望值,而只有70%的學生能夠基本滿足老師的期望,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5.3.3 后測
在進行35個學時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后,對實驗班與對比班的學生進行了總結性的測試,此時計算機基礎課程已經基本結束,學生們對于計算機的基礎軟件已經很熟悉,因此測試的內容除了本文設計的項目2:一個高效的 HR Manager,還加了一個筆試的測試??己说姆绞匠松辖蝗肆Y源需求規劃表、公司組織結構圖、公司流失人員的學歷結構比例圖各一份,還需要做一份分值為100分的測試題,四個班級考核的內容相同,在統計完四個班級共142名學生的成績后,筆試部分統計的情況如表5-4所示:
從表5-4中可以看出,在經過35個學時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后,采用項目教學方法的實驗1班和實驗2班,筆試的成績明顯高出了對比1班與對比2班證明了本文研究將項目教學方法應用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取得了成功,對于項目2的完成情況統計情況,如表5-5所示。
從表5-5中可以看出,在經過35個學時的項目教學方法教學之后,實驗班與對比班在《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上的差異性比較明顯,在前測與中測之后,老師對于實驗班的期望值有所提高,盡管如此,還是有學生能夠超越老師的期望值,接近9%的學生都非常優異,而近90%的學生都能夠取得好的成績,接近老師的期望值,只有極少部分學生還有待提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前期的基礎較差,在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感覺有一些吃力。
而對比班的學生在經過前測與中測之后,老師對其學習計算機基礎的期望值有所降低,因此在項目2完成的情況上, 超越老師期望值的人數有所增加,近12%的學生都能夠表現的較好,究其原因可能是該部分學生平時學習比較刻苦,學習態度認真,能跟得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因此成績較好,在期望值有所下降后,近70%的學生都能夠基本達到老師的期望值,然而還有近10%的學生依然不能夠達到老師的期望值,究其原因可能是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學習興趣沒有被激發出來,加上學習不夠努力,因此成績較差。
5.3.4 實驗班與對比班學習態度的比較
(1)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大多數學生已經可以接受這種重視學生的學習形式。
調查顯示,學生認為這個方法可以實現“學以致用”,這將幫助他們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他們不再依賴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夠找到學習的成就感,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減少對學習的恐懼,使自己變得更加自信,感受到學習實力的進步,這對于教師未來的教學有著很大的意義,可以幫助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
(2)調查顯示,不少學生認為學習并非對教師的效仿。在開始的時候學生感到有點吃力,但是經過教師的幫助以及合作,還有自己的努力后,問題漸漸地可以被克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在未來進行更正,改善學習的自信。
(3)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效果有所改善。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感受到了學習樂趣,發現了學習的用途,進而有了興趣。這使他們越來越主動的進行學習,進而保證效率,這對于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也為未來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案例。
(4)大部分學生表示利用這種項目教學法可以提高他們的能力,特別是自學和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在碰到問題的時候,獨立面對,自己去思考解決辦法。這種方法不僅可以使他們的學習水平得到提高,也能改進他們的表達能力。
(5)絕大多數學生利用這個項目增加了自信。在進行項目研究的時候,學生能夠聯系其社會實踐,提高了他們的知識水平,幫助學生提高了創造了,改善了職業水平。
這對于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很有好處的。(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