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化工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中已離不開各式各樣的化學品,而化學品的安全性也逐漸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性話題。日常生活工作的環境中揮發性有機物帶來的異味,如涂料印花工藝中殘留的丙烯酸酯單體等不僅對呼吸系統帶來了傷害,更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脅。
本論文以大氣污染和涂料印花工藝中常見的異味物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人工嗅辨法、Fox400 電子鼻技術配合氣相色譜技術對其異味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氣體的人工嗅辨法的最低檢出濃度分別為 11ng/mL、8.3ng/mL、0.45μg/mL;丙烯酸乙酯的氣味強度最高,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氣味強度最低;Fox4000 電子鼻的 18 根傳感器中 P30/1、PA/2、T30/1、T70/2 為對丙烯酸酯類物質敏感的傳感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氣體的電子鼻法最低檢出濃度分別為 5.9ng/mL、9.3ng/mL、6.1ng/mL.氣味強度高的物質人體鼻子的靈敏度高于電子鼻,而氣味強度低的物質電子鼻的靈敏度更高。本實驗獲得了較為系統的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不同強度氣味的電子鼻雷達譜圖,為建立快速系統的氣味評價方法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異味;人工嗅辨;Fox4000 電子鼻;最低檢出濃度
目 錄
摘 要
第 1 章 文獻綜述
1.1 異味的來源
1.1.1 環境中的異味
1.1.2 紡織品中的異味
1.1.3.室內及工作場所異味
1.2 異味的檢測方法
1.2.1 環境污染中異味的檢測方法
1.2.2 紡織品中異味的檢測方法
1.3 頂空前處理技術
1.3.1 靜態頂空分析技術
1.3.2 動態頂空分析技術(吹掃捕集法)
1.3.3 頂空-固相微萃取分析技術
1.4 氣相色譜分析技術(GC)
1.4.1 氣相色譜工作系統介紹
1.4.2 氣相色譜分類
1.5 電子鼻技術
1.5.1 電子鼻發展史
1.5.2 電子鼻的工作原理
1.5.3 電子鼻的氣敏傳感器陣列
1.5.4 現有的電子鼻系統
1.5.5 電子鼻的模式識別系統
1.5.6 電子鼻的應用領域
1.6 本論文的主要工作
第 2 章 實驗部分
2.1 實驗藥品及試劑
2.1.1 實驗藥品
2.1.2 實驗儀器
2.2 人工嗅辨法檢測丙烯酸酯類物質水溶液的氣味
2.2.1 人工嗅辨法檢測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2.2.2 人工嗅辨法檢測丙烯酸乙酯水溶液的氣味
2.2.3 人工嗅辨法檢測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2.3 電子鼻法檢測丙烯酸酯類物質水溶液的氣味
2.3.1 電子鼻的實驗條件
2.3.2 電子鼻法檢測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2.3.3 電子鼻法檢測丙烯酸乙酯水溶液的氣味
2.3.4 電子鼻法檢測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2.4 電子鼻中 PLS 模型的建立
2.4.1 電子鼻對丙烯酸甲酯氣體 PLS 模型的建立
2.4.2 電子鼻對丙烯酸乙酯氣體 PLS 模型的建立
2.4.3 電子鼻對甲基丙烯酸甲酯氣體 PLS 模型的建立
2.5 氣相色譜法檢測甲基丙烯酸甲酯氣體
第 3 章 結果與討論
3.1 人工嗅辨法檢測丙烯酸酯類物質水溶液氣味的結果
3.1.1 人工嗅辨法檢測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3.1.2 人工嗅辨法檢測丙烯酸乙酯水溶液的氣味
3.1.3 人工嗅辨法檢測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3.2 電子鼻法檢測丙烯酸酯類物質水溶液氣味的結果
3.2.1 電子鼻法檢測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3.2.2 電子鼻法檢測丙烯酸乙酯水溶液的氣味
3.2.3 電子鼻法檢測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溶液的氣味
3.3 人工嗅辨、電子鼻檢測方法的比較
3.3.1 人工嗅辨法的最低檢出濃度
3.3.2 電子鼻法的最低檢出濃度
第 4 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