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管理是一種對個人及集體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管理的過程。其宗旨是調動個人及集體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它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素給予防御,萬一發生了事故能得到及時補償,減輕個人及家庭經濟損失,維護勞動者權益。地質職工健康管理工作有史以來都受到組織的高度重視,它是提高地質職工的工作效率的基礎,對地質事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地質職工 健康管理 社會保障
職工健康管理是對人力資源的呵護管理,表現出的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保障職工的身體健康和安全,直接關系到地質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高職工健康素質,保護職工健康和安全是企業重要的社會責任。地質職工的健康管理有史以來都受到單位組織和個人的高度重視,就天津市某地質單位為例,其成立于1983年,從那時起,職工健康管理便伴隨著地質隊的成立而擁有,在歷經30年的歷史變革中,其管理內容和方式也隨之不斷地調整。
一、預防醫療
健康管理從解決職工缺醫少藥開始,單位成立之初由于地處城市邊緣,地質隊450人左右的職工、家屬及子女存在缺醫少藥看病難問題。隊領導在組建地質隊的同時開始組織籌建醫務室,當時調入的人員有中西醫大夫和護士長各1人,共3人組成。購置西藥、中草藥和中成藥開始了醫療保健工作,后發展成保健站。主要負責地質隊常見病中西醫藥物處方用藥,針灸、耳穴、拔罐、注射、輸液,心電圖檢查,慢性病防治,職工查體,職工健康檔案管理,集體防疫的藥物注射和中藥藥物發放,野外隊外出預防用藥;職工、家屬、子女的醫療和醫療費單據審核;職工食堂從業人員查體及衛生防御。在那時,保健站為職工健康管理提供常規服務做出了歷史貢獻。它在公費醫療制度實行期,曾起到很大積極作用。它適應當時缺醫少藥的狀況,較好地保障了職工的基本醫療,提高了職工的健康水平。
二、社會保障
2002年,公費醫療制度退場,社會保障登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政策開始實施。職工社會保障管理成為職工健康管理中必要的組成部分。
在十年的社會保障推進中,首先是醫療保險:2002年辦理職工醫???,宣講醫保辦事流程,如特殊病要提前申請,不能超支藥費后辦理等。申報職工一、二類特殊病的申請和報銷,異地住院、住院留觀醫保報銷,制定職工門診醫療補貼。2009年事業單位增加門診醫療保險申報。2010年出臺退休勞模醫保報銷比例提高為95%,醫療保險報銷后,再由所在單位進行二次報銷。2011年變更職工醫??ㄉ墳樯鐣U峡?。單位負責申報:異地醫療、急診、急診住院留觀、120急診搶救、糖尿病年內醫藥費超1萬元的部分單位核對。其次是生育保險:2005年計劃生育保險政策出臺,單位負責出具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準許生育證明,申報有關生育費用和生育津貼。再次是工傷保險:2009年事業單位工傷醫療統一納入工傷保險,由勞動局做老工傷認定、新工傷鑒定,醫療費用在工傷保險部門申報。2011年增加工傷住院伙食補貼保險申報。
社會保障是大的發展趨勢,職工的醫療、生育、工傷保險的費用將逐步從單位報銷中轉移到社會保障中去。單位承擔保障費用的扣繳,社會保障對職工醫療、生育、工傷所產生的費用給出一個解決渠道。但是,現有的醫保只能滿足職工最基本的醫療需求,只有當職工生病、住院之后才能使用,是通過保險的方式給予事后經濟補償,而非具備預防保健和疾病保障。
參加社會保險后,單位職工健康管理工作并不能放松,就社會保障方面依然要求單位必須做好職工健康防御管理工作。工傷保險征繳實行浮動費率,即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在用人單位按行業基準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基礎上,根據用人單位上年度工傷保險支費率,核定其在本年度應當適用的工傷保險費率。工傷保險實行浮動費率,獎優罰劣,鼓勵預防,這也是國際上對工傷保險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的通行做法,就是通過獎勵手段解決和督促各單位加強職工健康防范管理。
如今的職工健康管理對管理者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管理者具備強烈責任心和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健康和疾病要有基本了解,并不斷充實相關的基礎知識,關注有關政策調整,能夠為職工提供健康管理、保險咨詢指導及辦理服務,使職工符合報銷的保險費用應報盡報,切實維護好職工權益,時時體現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日常管理
1.應急預防。面對傳染病暴發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單位參與集體防范是應對之策,如1988年甲肝全國防疫中藥保健投放。1996年職工乙肝疫苗接種。再如2003年4月“非典”防御,當時疫情來勢兇猛,使全國上下處于臨戰狀態,單位開展的防疫措施:為職工發放口罩,上班前體溫檢測,落實各科室、部門對職工出勤、請假統計,野外工作人員進出做消毒防疫,給每個退休職工進行電話慰問?!胺堑洹边^后,緊接著是“禽流感”防疫,為做好預防控制工作,單位領導決定為全體在職及退休人員進行春季流感疫苗接種,后來在流感流行期間進行中藥預防。加強職工食堂衛生管理,降低職工患病幾率和流行病傳染幾率,以確保集體安康。
2.組織體檢。健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是職工健康體檢。體檢是了解自身健康隱患防病治病的關鍵問題。地質單位多年來一直堅持職工健康體檢(含退休職工),通過體檢了解職工健康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保健或督促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書面體檢報告交由本人,作為個性化健康查體記錄,用來認識自己的健康狀況,針對自己的危險因素采取相應措施,單位保存職工電子健康檔案。對體檢數據意義由醫生進行解答。在健康查體中,單位聘請了醫院的主任針對查體出現的情況做健康知識講座,解答職工有關問題,提供職工參加體檢中心的健康講座、體檢中心的專家門診解答和電話咨詢,以便使職工更有效地維護自身的身心健康。職工參與健康管理可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健康的危險因素,減少疾病的發生率。其單位每次查體都可查出平時沒有發病征兆、自認為是“正常人”的患者 ,查出的新增疾病多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婦科乳腺增生、宮糜等。其中血糖超標情況近年在加速提高(血糖指標超標人數占到總查體人數的15%以上),可以說高血糖是目前威脅地質職工健康的頭號殺手,說明職工在關心身體健康方面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干預。早期干預是提高生存質量健康長壽的關鍵。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早期的發現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信息的有效溝通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對健康的管理與維護應該是在疾病沒有到來之前的預防。個體從健康到疾病要經歷一個發展過程,從低危險狀態發展到高危險狀態——從發生早期病變,到出現臨床癥狀,最后形成疾病,這個過程可以很長,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時間。期間的變化多數不被輕易地察覺,各階段之間也無截然的界線。在形成疾病以前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干預,可成功地阻斷、延緩、甚至逆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進程,從而實現維護健康的目的。幫助個人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降低其危險因素,從而有效地控制疾病并改善自己的健康,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質量,減輕社會負擔。
3.健康安全培訓。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安全,是政府的監管職責,是單位管理者的義務,是職工的權利,也是單位組織應盡的社會責任。根據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是高流動、分散,作業環境條件不確定,工作地點人煙稀少,地理、氣候復雜,工作地點周圍有害因素和危險因素較多,交通和通訊都極為不便等情況,對其潛在的危險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健康安全教育中,強調野外地質勘察項目工作安全防護和保健培訓,以及重視防范野外集體食物中毒事故。每人配發一本《野外地質調查安全手冊》,它為野外地質工作者在保障野外工作期間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方法支持,是野外地質工作的必備安全手冊。組織安全防火培訓及演練,重視組織新職工崗前培訓及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和車輛交通安全管理培訓。通過加強工作人員安全教育管理,降低安全風險,消除安全隱患,將安全就是效益放在首位。
4.落實地質項目中必要的防御。外出前要求做好野外勘察項目中規定的健康保健防御,國外地質勘察項目出境人員的防疫與保健防御,為保障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有效支持。
四、健身運動
開展有益于職工身心健康的健身運動,如健身操運動,設立職工健身器械室,每年輪流舉行各類職工體育運動比賽,以及和兄弟單位舉行友誼賽,如:排球、籃球、乒乓球、拔河、跳繩、踢毽,游泳等,用來加強提高職工的身體素質和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總之,地質職工的健康管理,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在通過全方面多方式的對職工健康進行呵護管理的過程中,以控制職工健康風險和安全風險、提高身體素質、保障人的潛能發揮為目標,有效地維護和促進了職工的身心健康,體現了組織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同時也為職工價值最大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在提高了職工的綜合健康素質的基礎上為各項地質工作的順利完成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騰飛.健康管理:防患于未然.健康大視野·下半月,2009,1